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真面目?)
近年来,刻意否定市场经济的言论,可说多不胜数,有的还公然写文章宣称,“民营经济的任务结束了”,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这让市场经济这种从外嫁接而来的经济形式形象大损,一些多少不明底细、本来就云里雾里的人,更容易被带进沟里。
张维迎教授说,市场经济有一个突出的难题,就是享受着它的人很容易找到它的诸多毛病,而没真正享受过它的人,又不易明白它的好处。
不过,要是没享受过它或只享受过一点皮毛的人,也刻意去找它的毛病,那就更是浑水一滩了。或许在这里,至今市场经济跟“个人主义”这个西式概念的遭遇差不多,它们的含义不是被明显狭窄化,就是被误解、扭曲。
●市场经济是个“孩儿王”
继漫长的封建经济或小农经济之后,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通过二三百年的不断折腾、筛选、磨合,最终才有机形成的一种现代经济形式。这个过程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体现了哈耶克最重视的“自发秩序”的效用。而历史证明,自发自然、非强制的选择往往才是最佳选择。这就像小孩子的玩伴小团体,那个无形中成为孩儿王的角色,一定是里面最有见识和能耐的。
从社会学的角度,个人觉得可以有如下的一点粗浅说法:
一、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市场经济是相对效能最高、社会损耗最小的经济形式。
19世纪以后,人类曾经对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无限向往,哪怕空想社会主义早就一事无成,追求“大同世界”人人平等的社会罗曼蒂克,依然不屈不挠,以致有苏联那样的庞然大物出现,可惜七十来年就呜呼哀哉。那么,人类为何不能好好合计,像中国儒家提倡的那样做到克己复礼、彼此仁爱,从而在经济活动中让所有人获得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境界呢?那是因为人性本来就没那么纯洁,实在是妾身做不到,于是还得依赖市场经济。
当然,市场经济也不是仁善之辈,其中确实充满算计、倾轧,早期的它还带着血腥。然而,在社会经济形式的筐子里,它仍是较好的那只烂苹果。跟某些人对现代政制的认知类似,“某种制度是最不好的制度,而另一种制度则是最不坏的制度”。人类或许不配有最好的,只配享有最不坏的,市场经济也是这样的东西,这主要就体现在它的财富创造效应上,此一点不用多说。
●防范特权到底得靠它
二、社会的贫富分化,恰恰只有靠市场经济成果的反哺,才能最大限度地加以弥补和均衡。
即一方面,通过繁荣市场创造大量税收,并变成社会福利保障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个人自由择业、资源的自由配置和创造力的提升,也在相当程度上减少这样的分化,这两方面显然只有市场经济才能做到。
不是市场经济才会导致巨大贫富分化,以前的小农经济、封建经济下满眼赤贫,百姓衣不蔽体,贫富之间更如天堑,只是何时见到前两者解决这样的难题?而计划经济的最大优势就是描绘美丽前景,发布动人口号,却同样制造大量赤贫,连唯一过得滋润的特权想获取多一些的利益都未必有,只有贫没有富,更谈不上消除贫困。
三、只有市场经济才能抑制某类权力对民生的侵蚀,减少它们对社会规则的破坏。
攫取经济利益是任何权力的本能,尤其当某类权力站在上层建筑的高度,随时试图浑水摸鱼时,破坏程度比任何民间力量和市场力量大得多。历史上,中国的小农经济一直笼罩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下,不说底层小农,便是大地主拥有的土地,表面上属于个人,实际上也得不到产权保护,皇权及其附庸随时可以予取予夺。西方封建经济没到这个程度,却也只是五十步跟一百步的区别。至于计划经济,权力原本就掌控经济和社会的中枢神经,那更不用说。
只有市场经济提供的自由和契约,提供的私权保护,才能让经济生活跟特权隔开一个比较明确的空间,并让法律在这个空间里相对公平地发挥作用,让百姓不至于处于无告地位,从而较为有效地防范特权和官僚资本的侵害。
以上一些道理,似乎心里多转个弯子就不难觉察到,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面对反市场、呼唤计划经济的言论,依旧觉得合理之至,还为它们鼓掌呢?
●还是安全感最要紧
这大概有这里的市场经济自身太过粗放的原因。在这样粗放发育的阶段,许多人还没有尝到市场经济的多少好处,便在择业、消费等方面,经受市场带来的挤压和挫折,使人们容易产生今不如昔的感觉,甚至怨恨市场经济,不自觉地想“逃避自由”,回到据说人人平等的过去。
更糟糕的是,这一阶段半拉子的市场经济,还被特殊结构严重制约,并因此给大小各类贵人提供无数上下去手的机会,让他们毁坏市场应有的游戏规则,在攫取巨量利益的同时,也放大了市场经济的缺陷,扭曲了市场的功能,某股市如今万劫不复的状态,就是最好的证明。诸如此类,突出地损害市场经济的声誉,让很多人以为市场经济本身百孔千疮。
此外,在社会文化心理层面,刚刚从小农经济挣扎出来的人,大多骨子里谨小慎微,他们最主要的精神需求其实还不是个人的发财和发展,而是寻求基本的生活安全感。那么多的青年在家人的督促下,哭着喊着去考千人选一的公务员,就是很好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