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舍的意思是什么(人生的必修课——割舍)
割舍或许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课题,越长大越面临更多的割舍,因为越长大想要的东西越多,需要割舍的就越多。小的时候还不知道割舍是什么,大人给什么玩具就玩什么玩具,大人给什么吃的就吃什么,所有的选择都是大人帮忙做的,不用做选择自然就无需割舍。
慢慢长大后,才发现想要的玩具不能全都拥有,想吃的零食不能一天内全部吃完,一起玩的玩伴会因为各种原因离开,这时候我们才慢慢知道什么叫割舍,那些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和那些得到了不得不放弃的东西,都需要做出割舍。
成人之后,割舍更加升级,已经不再局限于外在的物质,可能已经开始考验内心的抉择了。为了读书离开了生活十几年的家乡,为了前途离开了相处十几年的父母,恋爱很久的男友突然决定要出国,乡情、亲情、爱情都会在人生的某个转折点需要我们割舍。
为人父母之后,还有更加艰难的割舍,从出生就陪着一起睡觉的孩子会在某一天选择跟我们分床睡到隔壁,在我们身边从未离开超过一天的孩子会在某一天选择为时一周的夏利营独立生活,一直听我们意见的孩子会在某一天有了自己的主见然后来说服我们,觉得永远不会长大的孩子也会在某一天来告诉我们她要去另一个城市生活了。我们就这样走着走着就分开了,过着过着就疏离了,这种割舍对于父母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割舍陪伴着我们的整个人生旅程,我们总需要割舍下什么才能得到些什么,我们知道没有什么是永恒属于我们的,但是割舍的时候还是会疼还是会不舍还是会难以接受。
有一本书叫《断舍离》,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本书讲的就是以自己为主角、以现在为时间点,对用不到的东西要敢于割舍,不只是物品,还有潜意识和内在的我。能够做到“断舍离”的人应该是一个非常了解自己的人,知道自己在当下需要什么,也知道自己在当下需要割舍什么。同样这类人应该也是做事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的人,因为他们除了知道割舍还勇敢得做到了割舍。
割舍做起来应该是没那么容易的,因为人是有欲望的,对于自己想拥有和已经拥有的东西有天生的占有欲,能够主动打破这种占有欲的人是很想得通的人,所以值得学习和佩服。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一无所有,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是一无所有,只有中间这一段旅程中我们短暂地拥有了很多东西,比如亲情、爱情、友情、丰厚的物质生活等,这些都本不属于我们,只是暂时归我们使用,等我们离开的时候都要一一割舍掉,这次割舍叫最后的告别,这样的割舍最痛最难也最彻底。
如果我们能够参透这个道理,或许我们会少掉很多执念,不再执着于追求那些短暂的拥有,也不再因为割舍掉这些拥有而黯然神伤,既然本不属于我们,就随他去吧,这样的人生或许会好过一些。但是又有几人可以参透如上道理呢,或许只有圣贤可以吧,我们平凡人还是会陷于生活中的得失,抓着已经拥有的东西不肯放手,为了一点点的失去而患得患失。这或许就是割舍的意义所在吧,因为存在割舍所以学会成长,因为知道割舍的痛所以试着减少自己的拥有,慢慢地慢慢地会在离开人世的那一刻忽然顿悟了上面的道理,为时不晚也。
割舍都会让我们产生不适感,无论是割舍掉一个玩具,还是要割舍掉对一个人的感情,尽管不适的程度有所不同。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知道注定会失去就害怕甚至不想拥有,我们能做的是在拥有的时候加倍珍惜和享受,在割舍的时候能少些遗憾。
我们害怕孩子终有一天会离我们远去,那就珍惜孩子还在我们身边的每分每秒;我们害怕父母忽然有一天离开我们,那就在父母还在的时候好好孝顺多加照顾;我们害怕爱人有一天会突然消失,那就在爱人还在身边的时候相濡以沫、真心相待。
没有什么是永恒存在的,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拥有的东西总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当我们割舍的时候,尽管有痛有苦有泪,希望我们都能有一种底气,那就是幸好我曾经拥有的时候好好珍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