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被蜱虫咬了(被蜱虫叮咬后该怎么办?)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3 10:01:12
牛军主任介绍,蜱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亚纲、寄螨目、蜱总科。蜱是仅次于蚊的虫媒传染疾病的关键宿主及传播媒介。目前已知种类900余种,其中我国发现100余种,以硬蜱居多,北方林区的蜱媒传染病的发生亦以硬蜱为优势亚种。俗称壁虱、草蜱虫、草爬子等,是一种人畜共患体表寄生虫,常寄居于草丛、山林等自然环境及脊椎动物毛发及皮肤柔嫩皱褶处等。蜱虫的发育分为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幼虫3对足,若虫4对足,每个阶段均需吸血,吸血过程可达数周,寿命可达数十年。部分种类的蜱虫多次更换宿主并造成不同宿主间蜱传疾病的交叉乃至重复感染。通过叮咬宿主、吸血及分泌多种抗凝物质等造成皮肤的直接损伤并传播多种病原体造成重要脏器损伤乃至死亡的严重后果。蜱虫叮咬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及季节性,农民及森林工作人员更易罹患此病。随着气候及自然环境改变,人们活动范围逐渐增大,进出口贸易及动物的远途运输等造成蜱虫分布种类及数量较大范围内波动。蜱虫分为雌雄两性,未吸血时虫体扁平,吸血后膨胀数倍,表皮革质、光亮。蜱虫具有锋利的螯肢来切割宿主的皮肤并形成吸血池的结构,通过将口下板插入真皮,不断扩大损伤切口并造成组织损伤。蜱虫吸血时不仅对宿主造成直接的机械损伤,如软组织感染及深部蜂窝织炎等,还可传播与人兽共患病相关的病毒、细菌、立克次体等多种病原体。其中北方林区以莱姆病及森林脑炎尤其流行。蜱传脑炎由蜱传脑炎病毒导致,潜伏期可达28天,好发于东北地区,表现为脑膜炎、脑炎及颅神经麻痹等,可有意识及运动障碍、精神症状及耳聋等临床表现,甚至导致患者永久的认知障碍。在免疫抑制人群中疾病进展迅速,需要早期识别病因并积极干预。近来多种蜱传人病原体被陆续发现,如新型布尼亚病毒导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噬吞噬细胞无形体引起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逐渐引起更广泛的重视。牛军主任介绍说,蜱虫叮咬后可导致皮肤症状与全身症状,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积极处置。首先发病前明确接触人群及生态环境相关因素,如林业工作者、农民及户外活动人群易感。其次接触部位的皮肤改变,如明确的虫体插入及遗留等,局部皮肤红肿伴破溃及渗出等,皮肤粘膜出血及皮下组织坏死等。部分病患对虫咬伤的时间、地点和部位不甚明确,仅以发热、精神障碍、消化道症状等就诊,如部分脑炎患者潜伏期最高达35天,急性期体温可超过41℃,需要临床医生系统查体,梳理病史,排除其他引起相应症状的疾病。一旦明确虫咬皮炎的发生,详尽的查体及系统检查陆续开展。“当春夏季节长时间户外活动后,仔细地检查身上是否有蜱虫叮咬并及时处置和干预是防止蜱传播疾病的重要方法。”牛军主任建议,减少蜱虫的危害,应以预防为主。首先尽量减少长时间无防护的户外活动,到户外活动时需要加强个人防护意识,避免林地久坐,建议穿长袖及长裤,同时束紧袖口、领口及裤脚,预防虫体接触皮肤;其次检查户外环境是否草丛过高、虫体藏匿可能较大,转换环境或拔除部分杂草等;三是在进行野外活动时,皮肤表面可涂抹邻苯二甲酸酯乳剂,衣物可以使用含有避蚊胺(DEET)或氯菊酯的“驱虫剂”处理,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蜱虫叮咬;四是外出携带宠物时,要随时注意检查宠物毛发及皮肤皱褶处,如发现蜱虫应立即处理,避免宠物把蜱虫带回家,从而造成蜱虫传播。对家养宠物定期驱虫等。据介绍,北部战区总医院皮肤科每年在虫咬皮炎高发季节,通常都会诊治患者数十例,有活泼好动的儿童被蜱虫咬伤手臂,也有陪同孩子户外活动的孩子家长被蜱虫咬伤足踝,部分患者对于后背及小腿等部位不甚在意,叮咬后数天才发现。更有甚者采用“土办法”处理后皮肤破溃加重后才寻求正规诊治,经科室医生系统诊治并进行外科手术,患者均恢复较好,满意度高。“如果被蜱虫叮咬,不要惊慌,不可拍打,更不可强行拔除。”牛军主任提醒说。如果暴力取出,容易让蜱虫的口器残留在体内,导致病原体持续感染。若不慎压扁或捏破蜱虫,可导致蜱虫体液接触感染部位,造成病原体的直接传播。目前认为用香烟烫的方法易促进蜱虫钻入皮肤深层,不建议采用。接触蜱虫后及时进行手部清洁及消毒。所以一旦判断为蜱虫咬伤,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前往医院,由专业医生手术操作尽快取出蜱虫,局部消毒后包扎,并由医生评估是否伴有系统受累,积极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