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是什么意思和含义(在古代,为何娶公主不能称之为“娶”,而叫“尚”公主?)
这一名词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公羊传》有相关记载:“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
古代民间嫁女儿的时候,一般需要女儿的父亲主婚。但是当天子的女儿出嫁时,由于皇帝身份尊贵,是不能够屈尊主婚的,因此需要由同姓的皇亲贵族来代替。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一般称之为“公”,而“主”便是“主婚”的意思,由诸侯进行主婚。“公主”这一概念便因此诞生,并且还涵盖着“天子的女儿”这一身份。
并且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女儿也可以称为公主。《史记·吴起列传》就曾记载“公叔为相,尚魏公主。”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从汉朝开始,只有皇帝的女儿才可以称其为公主,而诸侯王的女儿则称之为“翁主”。
《汉书·高帝纪下》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天子不亲主婚,或谓公主;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言父自主其婚也。亦曰王主,言王为其主也。”
之后的历朝历代,“公主”这一词汇也有了不同的含义。比方说在隋唐时期,宫廷中的等级制度划分,有了更加明显的区别。
先皇的姐妹、皇帝的姐姐、皇帝的女儿都被统一称之为公主,而太子以及诸王侯的女儿被称之为郡主。
发展到宋朝,甚至推翻了公主的叫法,皇帝的女儿被称之为帝姬、宗姬,这点在《清平乐》中也得以体现。而发展到明朝时,公主这一词汇又被重新引用。到清军入关前,皇帝的女儿被称之为格格,后来被改称为公主。
总而言之,无论是哪一朝代,“公主”这一词汇都是极其高大上的。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有读者留言提出质疑: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娶”公主的说法,而是被称之为“尚”公主。
这一说法是正确的吗?下面本文将作出具体解释。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能够与公主结为连理的,大多是贵族亦或是有才之人。妻子为公主、再加上能够获得皇帝青睐,这人便可以平步青云,成为人生赢家。
当然也要看朝代,秦以后,公主离婚或夫死再嫁,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作为皇家女儿,她们甚至可以拥有男宠。
比如唐朝的公主,地位很高,可以养男宠。驸马是很受罪的,没地位,时不时的还戴着几顶“绿帽”,也没什么实职。
但大多朝代,能和皇帝结为姻亲关系,还是比较光耀门楣的。因此,“娶”公主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情,但也是一件高攀的事情。毕竟作为帝王家女,公主的身份无比高贵。
而在男权至上的古代社会,与公主结为夫妻,并不能称之为“娶”公主,而是称之为“尚主”,这又是为何?“尚”字从何而来?
《正字通.小部》有:“尚,娶公主谓之尚。言帝王之女尊而尚之,不敢言娶。”
娶公主为妻,即便公主是你的妻子,那么你与公主之间也有君臣之间的名义,身份地位并不对等。在公主面前,你既是丈夫,同时也是臣子。
提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备受李世民宠爱的高阳公主在嫁给房遗爱后,依然骄纵,甚至出轨。尽管房遗爱知道高阳公主给他戴绿帽子,但他也只能忍气吞声。
换句话说,在中国古代娶公主,就相当于入赘。二人成婚之后住在公主府,而这个府中的主人便是公主。二人之间,虽有夫妻关系,但最重要的则是君臣关系。
因此中国古代在“娶”公主时,不能称之为“娶”,而是称之为“尚”,隐含着高攀的含义。
《新唐书·郭暧传》中曾描绘:“暧字暧,以太常主簿尚升平公主。”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醉打金枝”的典故。
在中国古代,媳妇见公婆需要行大礼,但公主是皇帝的女儿,是君;而公婆即便是长辈,但同样也是臣子。因此在升平公主嫁到郭家后,郭子仪夫妇需要向公主行下跪之礼。而丈夫郭暖对此不满,在酒后痛打了升平公主,险些让全家蒙上无妄之灾。
除此之外,《史记.李斯列传》也曾记载:“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
李斯的儿子们娶的都是秦国的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的皇族子弟,这足以证明李氏家族的尊贵。但即便这样,实际上仍然记载的是“尚秦公主”,这一封建等级制度,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
古代都是以皇权至上,封建等级制度严明。哪怕“尚”公主了,也不一定就像电视剧演的那样,这辈子享尽荣华富贵,仕途一路青云直上,登上人生巅峰。
相反,有时候甚至过得还不如普通人的生活。不仅生活中战战兢兢,就连有些自由也不如普通百姓,遇到不好的,头上经常顶着一片“大草原”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