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为何这么冷(看看真实原因)
近期,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低温预警,使很多人深陷在冷空气中,感受了一把速冻型冬天,不仅在我国的北方经历了一夜入冬,南方更是在低温的摧残下,开始进入“穿羽绒服”的大军,如今年十分流行的绿色军大衣,似乎也深受人们的欢迎。

可在低温下,人们也在疑问,不都说今年是暖冬么?更被称为“厄尔尼诺”冬季,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强范围、涉及广的寒潮,降雪后,还有大风的加持,更是让人冷得哆嗦,瑟瑟发抖。
那么,传说中的“厄尔尼诺”指的是什么?它所说的是厄尔尼诺暖流,主要指的是太平洋较为反常的一种现象,即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以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

据历史资料显示,尤其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所出现的异常天气,已经逐渐形成范围广、时间长等趋势。根据2023年的气候现象,或在今年晚些所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还会增加。
为什么在这样的天气下,还会出现这么冷的现象?从我国12月份整体的天气来看,上半个月处于偏暖,而月中降温幅度较大,加上本月的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也明显增多,这种过山车式的降温变化,造成了人们刷新了今年的认识。

对于这次的冷空气过程强度,除了受厄尔尼诺影,还有和北极涡旋的分裂和中高纬西风带的扰动有一定的关系。为此,国家疾控局还发布了《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
该指南指出,寒潮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的健康风险,包括冻伤,对于浅表皮肤损害从而形成冻疮,如皮肤出现明显的发送,并伴随着长时间的瘙痒、疼痛,甚至加重自身原有的病情,如关节炎等疼痛,要及时去医院就医;

对于有慢性疾病基础、户外作业人员,以及婴幼儿与青少年,应对寒潮来袭还应充分预防呼吸道疾病,作为重点防护对象,尤其家里有宝宝的,3岁以下经常戴口罩可能会引发呼吸困难,所以家长要间接防护,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出门在外勤洗手、正确洗手、不用未清洁的手接触物品,在适配年龄接种疫苗;
而老人在应对寒潮下,需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晨起后温度较低的早晨,最好不去晨练,避免寒冷刺激血管,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