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大沽口保卫战——大沽口炮台遗址介绍
大沽口炮台遗址
大沽口炮台遗址,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海河入海口,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蜿蜒的海河流入渤海之处,河道宛如扇面一样展开——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大沽口。
大沽口形成于何年?
在天津平原上分布着一道道长达数百米至十几公里的贝壳堤,是在海浪推动下由各种海生壳动物遗骸长期堆积而成,海水退去以后,这里就成为某一时期海岸线的所在位置。大沽口一带的贝壳堤,恰恰形成于七八百年前的元朝,所以就依此断定大沽口形成于这一时期。
大沽口,从明代开始设防,清代修炮台、置大炮,设施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以“威、镇、海、门、高”炮台和“石头缝”炮台为主体的完整防御体系,成为重要的海防屏障。
大沽口炮台遗址沙盘复原
大沽口,经历了太多的历史风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军的舰队于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6月底封锁了广州湾,7月初占领了定海,8月9日驶抵大沽口,向清政府发出要以武力相威胁的照会。8月30日,英国侵略军在大沽口的帐篷里与清政府进行谈判,导致抵抗派首领林则徐被革职,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转折点。随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侵略军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与义和团运动中,又发生了惊心动魄的四次大沽口保卫战。
大沽口保卫战
第一次大沽口保卫战: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侵略军的舰队,在美、俄侵略军协助下,于1858年(清咸丰八年)4月再次进犯大沽口。虽经中国守军顽强抵抗,大沽口最终还是失陷。这年6月,清政府在天津海光寺,被迫与英、法、美、俄侵略军签订《天津条约》,中国北方的大门被迫打开,成为中国殖民地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美、俄大使于1859年(清咸丰九年)6月以到北京交换《天津条约》为借口,不顾清政府由北塘登陆的要求,执意要从大沽口登陆。于是,英、法侵略军的舰队对大沽口进行了炮击。中国守军被迫开炮自卫,“各营炮位,环轰叠击”,重创英、法侵略军的舰队,取得大沽口保卫战的一次胜利。
第三次大沽口保卫战: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侵略军的舰队于1860年(清咸丰十年)7月再次进犯大沽口,在遭到抵抗之后,又从北塘登陆进行偷袭,致使腹背受敌的大沽口失守,英勇不屈的炮台守军全部阵亡。随后,英、法侵略军占领了天津,又首次入侵北京,焚烧了在中外享有盛名的、被誉为东方艺术宫殿的圆明园。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侵略军签订《北京条约》,天津被辟为商埠。
第四次大沽口保卫战:在义和团运动中,由英、美、德、法、俄、日、意、奥等国组成的八国联军舰队,以保护侨民为由,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6月,向大沽口发起炮击。中国守军在炮台沉着应战,在重创侵略军之后,终因力不从心而失守,所有将士全部殉国。此后,八国联军攻占了天津,又一直打到北京,并于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9月,与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标志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辛丑条约》规定,大沽口炮台被迫拆除,后来仅存残破的“威、镇、海”炮台和“石头缝”炮台遗址。
清军在大沽口两岸的炮台
大沽口保卫战的每一次失守,都将国家的命运进一步地带向深渊,也驱使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更加连绵不断。
失陷的大沽口炮台
目前,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已在这里建成。这座博物馆的造型十分独特,是放射状的建筑物,寓意为爆炸的炸弹,整个建筑物的外表呈锈迹斑斑的铁锈色。博物馆内有序厅、京畿海门、沽口御海、国门沦陷等部分,通过古铁炮、古钟、古炮轮、石碑等文物和一桩桩史实,展示中国近代这一段屈辱的历史。博物馆旁是修复的“威”字炮台,高高炮台上的城墙,架设着对准海面的大炮。由此,教育后人要“勿忘国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为振兴中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不懈地奋斗。(贾长华文)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