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什么朝代传入中国 你们口中说的怪蜀黍,知道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高粱进入中国的路径,有两种主要的观点。
一是北方说。即通过丝绸之路,从北方传入中国。此说最早见于《齐民要术》:“大禾高丈余,子小如豆,出粟特国”。粟特国,西域古国之一,位于现在的中亚,其首都一度在今撒马尔罕。
二是巴蜀说。即印度高粱通过巴蜀,传入中国。古代多持此说,从唐朝《经典释文》作者陆德明开始,到元朝农学家王桢和明朝的李时珍、徐光启,都认为高粱来自巴蜀。
事实上,从“高粱”一词词义的演变,可以看出高粱和巴蜀的深厚关系。
高粱就是你们说的“怪蜀黍”
高粱一词,最早见于元朝王祯的《农书》:“按蜀黍,一名高粱,一名蜀秫。以种来自蜀,形类黍,故有诸名。”从这个注释看,至少元朝就有高粱一词,但是这个“高粱”,更像是蜀黍的俗名,也就是民间的俗称,书面语还是“蜀黍”。南北朝以后,提到高粱一物时,基本都使用“蜀黍”一词,也有用“秫黍”的,如《太平寰宇记》记录四川眉州土产,就有“秫黍”,著名农业史学家王毓瑚老先生(1907-1980)认为,“秫黍”就是“蜀黍”的同音异写,如同芝麻又写作脂麻一样。
我们再往上推,最早提到“蜀黍”一词的,是《齐民要术》。该书第十卷中,以“聊以存其名目,记其怪异耳”为理由,记录了“蜀黍”和关于蜀黍的怪异传闻:“地种蜀黍三年,其后七年多蛇”。作者贾思勰又说这一条不是他的原创,引自东晋张华的《博物志》——这书早已失传,只有辑本传世。而《博物志》里面,又说“蜀黍”一词来自《庄子》一书,越扯越远。
(图源网络,侵删)
值得注意的是,《齐民要术》在提到“蜀黍”的时候,还提到另一个词“巴禾”说它“粒细,左折右炊,停则牙生”。
蜀黍、巴禾,一蜀一巴,区域性非常明显。这两个词,作为中国高粱的最早名词,都诞生于巴蜀。这是一个很有力量的佐证,证明巴蜀一地是高粱传播路径上的重要节点。有趣的是,这两个词,都首现于东晋,至晚在东晋,就有来自巴蜀的高粱传说,流播于中原大地。
但是,直到南北朝的北魏时期,高粱都还没有在北方普及。
《齐民要术》给我们透露的另一个信息是:当时,蜀黍和巴禾,还属于极为少见的植物品种,以至于还有“种三年蜀黍,之后七年会有很多蛇”这样的奇谈出现。也就是说,东汉《博物志》所处时代,对蜀黍和巴禾,基本上还属于“听说有”这个阶段,并不普遍,直到几百年后的南北朝,《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也没有说他就见过“蜀黍”,也是当做奇谈异闻进行记录。但是,正是这个记录,给我们留下了蛛丝马迹。后来,蜀黍(高粱)流行开以后,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记录,再加上对高粱的DNA研究,推断出高粱进入中国的路径和大致年代。
从东晋的《博物志》,到南北朝的《齐民要术》,再到唐朝的《经典释文》、宋朝的《太平寰宇记》,以及元朝的王桢《农书》和明朝李时珍、徐光启等的记录,“蜀黍”一词的演变过程,向我们展示了高粱进入中国的可能路径和时代:即很可能在东晋以前,高粱从印度传入中国内地。传入的路径,很可能同时存在两条:经中亚、西域传入形成北方高粱,经巴蜀传入形成西南高粱。
根据这些资料,我们进一步推测,印度大约在公元前后开始种植高粱(郭声波《四川农业地理》,P175),三、四百年后的东晋,高粱就已经通过南方丝绸之路(即春秋时期就有的蜀身毒道——南端起于印度,经缅甸,再过德宏、保山、大理,从今凉山州北上,直达成都),落户四川后,被《博物志》所记录。到南北朝时,再经《齐民要术》一书,蜀黍、巴禾得以名扬中原。在宋朝,来自印度的蜀黍,已经在巴蜀大地扎根繁殖开来,成为当地的特产。而北方的高粱品种,很可能晚至蒙元时期才从西域进入(此前北方并没有种植高粱的可靠记录)。
高粱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酿酒哦
如今,四川和北方都有大量种植高粱,北方高粱的可食用性高于四川糯高粱。四川糯高粱,具有产量低、皮厚、粒小等特点。直到1990年代,四川、重庆的糯高粱品种,大部分亩产还只有200斤左右,北方粘高粱产量则高出一倍以上,此外糯高粱由于皮厚,单宁含量高,入口苦涩,非到万不得已,川人极少用于充饥,而在北方,粘高粱的口感虽然也远远不如大麦小麦等常见粮食,但是其口感和四川糯高粱相比,要好很多,所以在饥荒来临或者青黄不接时,高粱米也不失为裹腹之粮。
和北方高粱相比较,四川糯高粱最大的优点是用于酿酒,尤其是酿好酒,更离不开糯高粱。川酒甲天下,背后靠的就是糯高粱支撑。江记酒庄旗下江小白的一亩三分地便种植了万亩红皮糯高粱,作为酿酒原料。中国第一个高粱博物馆也正在江小白的一亩三分地修建。而酒业的兴盛,历朝历代莫不是有赖于承平盛世,战乱饥荒年代,当局者莫不以禁酒限酒为政,中国明清以降,正是战乱、饥荒频仍的时代,这期间,只能用于酿造好酒的糯高粱,其用武之地,就远不如普通的北方粘高粱了。
直到今天,来自印度的高粱品种,在巴蜀大地经过“巴禾”、“蜀黍”的漫长阶段后,终于在进化成了盛世中国的白酒最佳酿造原料——糯高粱,终于焕发出了深藏千年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