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发筑路 畅行陇原·礼遇榜样|青年工程人宋彦凯挑大梁 用智慧和细节书写精彩答卷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王烁
由中国甘肃网联合甘肃公发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推出的“百年品质公发路 畅行陇原筑通途”甘肃公发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精品工程主题宣传活动走进该公司华二项目总包部,采访了年轻的筑路人宋彦凯。

青春担当 管理智慧梁场
“我们准备让你负责智慧梁场项目,你有信心吗?”华二项目总包部负责人决定,刚工作3年的年轻工程人宋彦凯担任智慧梁场负责人。
接到任务,宋彦凯虽然有压力,但更有动力,公司重视年轻职工成长,把这样好的历练机会给他,他一定要勇挑重担,把智慧梁场管理好,为华二高速项目顺利实施贡献青春力量。

华二项目总包部智慧梁场是华二高速施工的基础项目之一。在建设过程中,公司采用多项先进工艺提高预制梁生成效率,特别是移动台座的引入,让梁板预制全流程实现自动化,极大减轻了人力劳动。
“我们的智慧梁场本着集约高效的目标,一体设计、整体推进,让流水线式作业更加顺畅。同时,预制梁所属是路面工程区域,任务完成拆除还路不再占用其他土地。”宋彦凯介绍智慧梁场布局和特色,从梁场开建到首片预制梁下线,宋彦凯全程参与,收获技能与成长。

砥砺前行 锻造严谨品格
3年前,从重庆交通大学毕业的宋彦凯选择了甘肃公发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成为一名道路工程人。
宋彦凯说,自己所学就是要在工程建设上派上用场。参加完入职培训,他就参建职业生涯第一个工程项目——打庆高速。那时,他负责隧道施工,走进真实的施工场景,光线昏暗、内部潮湿,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隧道一点点掘进,还面临坍塌、漏水、管涌等地质风险。
在隧道施工,需要高度的责任感,每个小细节都决定大安全。日复一日,宋彦凯检查配电箱、灭火器,还紧盯风险预警系统发出的每个微小提示。
宋彦凯说,隧道工程是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的结合,特别是隧道深处施工和户外并不一样。如果不能每天保持谨小慎微的态度,不厌其烦的检查安全细节,就容易留下隐患,酿成安全事故。

3年来的历练,让宋彦凯养成了严谨的施工习惯,也熟悉了公路施工全流程。从课本到工地,宋彦凯在项目一线实现蜕变,也迎来全新挑战。
全新挑战 细节决定成败
“从智慧梁场将梁预制1226片梁板,用于铺设华二高速。我们的进度决定着项目的速度,所以我们一定不能拖后腿。”宋彦凯解释这座智慧梁场的重要作用。
今年7月2日,第一片梁板下线,从4月启动建设到投入生产,智慧梁场从无到有,实现既定目标。
宋彦凯说,目前智慧梁场已有12片梁板下线,由于采用了移动台座和液压模板等行业先进技术,加快了预制进度,理想状态下他们每天能预制3片梁板,完全有能力保障华二高速桥梁路基铺设需要。

走进智慧梁场,干净整洁的工区让人眼前一亮,流水线式的作业模式,让每个工区紧密连接成为整体。
作为管理者,宋彦凯每天都在工区巡查,将安全细节落到实处,特别是对生产物资的规整摆放,更是让施工现场井然有序。

“乱就容易出岔子,我们是智慧梁场,不是菜市场,做好每个细节,才能全程把控质量,把工程干的更好。”宋彦凯如是说。
谈及未来,他表示将继续扎根一线,向优秀的工程人多请教,多学习,不断在施工中历练本领,成为一名能独当一面的合格工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