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外卖大战”再升级 电商平台外卖大额补贴是“真香”还是“虚火”?
央广网北京7月17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今天领券了吗?——这几天,不少消费者见面先问这句。淘宝闪购、美团等平台轮番加码,百亿级“红包雨”砸向外卖频道,满减券、折扣红包等优惠信息不断,商家接单接到“人告急”。在大量大额补贴的投入之下,这些电商平台都各自刷新了外卖订单纪录。那么,电商平台外卖大额补贴是“真香”还是“虚火”?这一模式是否可持续呢?
7月以来,美团、淘宝闪购、京东三大电商平台的“外卖大战”更加焦灼——连续发动大额补贴攻势。点开这些平台的外卖页面,“18元大额神券”“20元外卖百亿补贴券”“会员秒杀,天天0元”等大量优惠信息跃入眼帘。
从各平台公布的数据也不难看出,平台的外卖补贴在大力加码。淘宝闪购宣布,将在未来12个月内向消费者和商家发放总计500亿元平台消费券补贴。京东外卖宣布,正式启动“双百计划”,将投入超百亿元。
在大量大额补贴的投入之下,这些平台纷纷刷新了外卖订单纪录。粗略估算,美团和淘宝闪购两大平台的单日订单量合计已超过2亿单。
据了解,本次各平台补贴覆盖的品类和商家范围更广,除了连锁奶茶咖啡和餐饮店,独立咖啡店、面包店、快餐小店等都在优惠券使用范围内。记者采访发现,这一轮补贴潮中,餐饮店的订单量有一定增长,而订单量增幅较大的主要还是茶饮店和咖啡店。一家餐饮店老板说:“一直是一百多单,现在稍微涨了点。”
一家茶饮店的销售人员则告诉记者,目前的订单量已经翻倍。记者问:“以前一天多少订单呢?”餐饮店销售人员回答:“以前都一百单左右。现在普遍两百单。”记者又问:“翻了一倍是吧?外卖多了以后对你们有什么影响吗?”餐饮店销售人员表示:“工资高了。”
此外,对于外卖骑手来说,电商平台的外卖大额补贴也给他们带来了收入增长。多位外卖骑手都表示,日常单笔配送费通常在4元至5元区间,但在补贴政策加持下,单笔收入最高可以达到10元至13元不等,实现了配送费翻倍。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专家委员会专家李鸣涛认为,平台推出大量补贴券的根本出发点是争夺用户和市场份额。这样的竞争确实激活了部分潜在的消费意愿,让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到了外卖以及外卖背后的即时零售,也带动了一些群体的增收。
李鸣涛表示:“通过这样一个大量的补贴,确确实实有一些增量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消费者,包括通过外卖来消费一些实体商品,这种消费习惯会进一步养成,也就是说它会创造一定的增量市场。”
不过,这种“烧钱”策略在刺激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在社交媒体上,有一些消费者抱怨,近期外卖餐品与堂食存在明显质量差异,认为商家为应对低价竞争不得不压缩成本。更有人担忧,这种持续的价格战可能导致从降低价格到降低质量,再到更低价格、更低质量的行业怪圈,最终损害整个餐饮生态。
那么,电商平台外卖大额补贴是“真香”还是“虚火”?这一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李鸣涛认为,平台依靠大量补贴,用“低于成本价”“0元购”等方式去抢占市场,是不可持续的。未来,应该从补贴规则的设计上进一步规范,兼顾各方利益才能确保平台外卖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李鸣涛说:“这样的一些促销行为,对商家端造成了一些不可持续的影响,比如现在有的商家发现,如果不参加平台的这种补贴,可能外卖订单的量就下降得非常厉害。同时有一些堂食的商家也会发现,这个阶段来堂食的客户越来越少,因为大量餐饮诉求都被外卖抢走了,所以这也是目前这个阶段需要承担的成本。如果从即时零售长远发展或者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来讲,一定要让消费者、商家也包括平台、配送小哥这几方面都能享受到好处和利益,这样一个生态才是健康的,才是可持续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