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享古镇慢时光
从一碗碗冒着热气的烟火美食到豫剧实景演出的韵味悠长,从时光巷里的慢品茶香到转角遇见美好的艺术展馆,从活力四射的“花样音乐节”到惊险刺激的“狂欢鸭”主题乐园……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的同盟古镇成为中原大地上的文旅新地标。同盟古镇正以独特魅力在时光流转中书写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篇章。
烟火乡愁暖意浓
伴着初秋微风踏入同盟古镇,灰瓦泥墙错落有致,青石小路蜿蜒延伸,迂回曲折的宽街窄巷,勾勒出一幅悠然闲适的小镇生活画卷。面对运营同质化难题,获嘉县依托紧邻郑州、新乡的区位优势,精准定位“周边休闲文化游”,打造“一街一巷皆场景,一步一处皆故事”的多元化业态,走出古镇文旅差异化发展之路。
小吃,是古镇最动人的“开场白”。上午10点刚过,各个小吃店内早已座无虚席。“一份红糖糖糕”“一份酸辣粉”的点单声不时响起,店员们端着新鲜出炉的各式小吃在餐桌间穿梭,忙得不可开交。同盟古镇负责人冯娜说:“暑期是客流高峰,好多小吃刚出锅就被抢空。”
来自山西晋城的游客郭峥嵘,在社交媒体平台看到推荐后,和家人驱车两个小时来到古镇品尝特色美食。他举着刚买到的糖糕赞不绝口:“来古镇,不吃糖糕等于白来!红糖糖糕外皮焦黄,内里软糯,十分香甜,这队排得值。”
行走在古镇的大街小巷,惬意悠闲的氛围感扑面而来。而这份惬意,也让古镇民宿成了“香饽饽”。
依托古镇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古建大环境,吾贞邀月民宿建设得古朴雅静。民宿老板汤岳霖曾在北京打拼多年,繁华都市的快节奏生活让他越发怀念古镇的慢时光。怀揣着对古镇的热爱与憧憬,他毅然来到这片土地创业,亲手打造了这家充满温情的民宿。
“每到周末和节假日,订单就特别多,常常爆满。”汤岳霖说。
古镇里的商户们早已不是单纯的生意伙伴,更像彼此扶持的家人。“在这里,员工村民化,村民员工化。”冯娜告诉记者:“我们将村民分为卫生小组、维修小组等,共同维护古镇环境。”既是商户又是舞蹈队长的娄玉会说:“我们经常一起商量如何提升服务质量,共同维护古镇口碑。”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经营共识,让每一位来到古镇的游客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暖意与真诚。
文脉接力今赓续
2019年,这座建在黄河故道上的文旅小镇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建成。获嘉县历史悠久,曾是武王伐纣会盟诸侯之处。传说同盟山由八百诸侯捧土堆成,象征着共同伐纣的决心。因此,同盟古镇的命名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这片土地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人山人海中,总能邂逅非遗好物。在不远处,一座独具特色的四合连套式民宅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这里是研宝斋,古镇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
黄河澄泥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在同盟古镇有着属于自己的非遗与研学基地。在这里,游客可以目睹黄河澄泥砚的制作过程,感受这一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通过这次亲自参与制作,我对黄河澄泥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它要经过选泥、澄泥、塑形、雕刻、烧制等多道工序,每一步都不容易,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即将步入初中的焦作学生张锦一,手里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砚台,虽造型简单,却被其视若珍宝。
“大唐高僧玄奘,奉了唐王之命西天取经,一路乏困,‘徒儿们,前面有个村屋’……”《西游记》皮影戏中,一个个皮影人物栩栩如生。这些皮影出自小影匠皮影艺术馆,该工作室坐落在同盟古镇艺术街区的一条巷子内。
工作室内,左手边的展柜陈列着许多皮影成品:神态各异的十二生肖,结合当下热门IP人物形象,件件传神动人。后面便是工作室的核心地带——经营者董卓然的工作台。工作台上,画针、铳子等雕刻工具一应俱全、整齐排列。董卓然手拿铳子,专注地在牛皮上刻画着精美的纹饰。
“要把古老技艺与现代潮流融合,不然年轻人不太接受,非遗很难传承下去。”董卓然一边演示单手操控皮影的绝技,一边说,“从装饰摆件到皮影冰箱贴、小夜灯等文创产品,就是想让非遗走进生活,让老手艺活在当下。”
“从最初定位‘中原人的理想老家’到围绕‘振兴烟火、美育乡村’理念打造同盟艺术街区,同盟古镇在保留自身文化底蕴和历史特色的同时,不断引入与其文化基因相契合的创意元素,在更迭和创新中实现‘古’与‘今’的碰撞、交融。”冯娜说。
乡村振兴年轻态
新展、新巷、新乐园。同盟古镇在夏秋季以“生长不断、生生不息”为主题策划了系列“上新”活动。这座错落有致、步步是景的院落里,陈设了100余幅(件)来自国美、川美、湖美、郑大等10余所知名院校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涵盖了从国画到装置的多元艺术形式。
“咖啡味道绝绝子”“拍照超级出片”……结合当下热门IP命名的卡皮巴拉咖啡馆,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体验。走进馆内,让人眼前一亮:书架上摆满各类书籍,满足不同游客阅读需求;拱形的黑色边框窗台宽敞明亮,与窗外景色融为一体,光影交错;枝繁叶茂的绿色植物分布在角落和桌旁,让整个空间充满生机。咖啡馆内被巧妙划分成不同格调的区域,让游客瞬间实现拍照、咖啡、放空等多种自由。
“刚和朋友拍完照,这里的松弛感真的拉满了。”“00后”游客沈佳宁坦言喜欢这种宁静惬意的环境,在馆内拍完照片后,她就和朋友到前面餐厅点杯咖啡,享受休闲时光。
“现在日均订单量200多单,这两杯藻蓝冰溪拿铁和西瓜抓马拿铁是店里的招牌,也是营业以来卖得最好的两款产品。”咖啡馆老板杨洋是一名“80后”,这家集阅读、品茶、咖啡于一体的文艺小店,是他用时一年打磨出的创业梦想。“当初考察了很多地方,最终选择同盟古镇,不仅因为这里环境好、业态丰富,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创业氛围和人文气息。”杨洋说。
傍晚,绿草如茵的三棵树广场上,年轻乐迷们聚集在一起,现场人潮与音浪共振,歌声、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古镇的变化太大了,以前来主要就是吃小吃,逛一圈就走了。现在不仅有美食,还有各种艺术体验和文化活动,咖啡馆、非遗工坊、音乐会,每次来都能发现新惊喜。”常来古镇游玩的本地游客李欢感慨道,“这里变得越来越有内涵,越来越有吸引力。”
从“半天逛完”到“一整天不够玩”,古镇的乐趣在不断升级。人们口中的新乐园,源于同盟古镇为丰富旅游体验而引入的“狂欢鸭”主题乐园。这座以萌趣“狂欢鸭”IP为核心的主题梦幻乐园,占地5万多平方米,拥有27种动力、无动力游乐设备,巨型滑梯、旋转塔、玻璃水滑道组合等游乐项目,成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的新晋打卡点。
如今的同盟古镇,年接待游客量近300万人次,创造5000余人的就业岗位,130家商铺营业率大幅提升。签新租的商户接踵而至,续旧租的商户信心满满。这份红火不仅让古镇焕发新生,更带动周边村庄的餐饮、种植、手作等产业发展,形成了“游客来得多、商户赚得多、村民笑得多”的良性循环。
获嘉县委书记赵明俊表示,坚持“文化为魂、业态为基、惠民为本”的理念,获嘉县将继续深挖同盟文化内涵,让文旅更贴近游客需求、更好融入乡村发展。让古镇不仅是“打卡地”,更是传承中原文化的“活载体”,真正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生动范本。(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