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农家小院变身“增收园”
盛夏的方城县博望镇,村道两旁绿意盎然,农家小院花草繁盛,一幅新时代和美乡村的画卷在眼前铺展。
“过去房前屋后堆满柴火农具,村道杂乱无章,”王张桥村村民丁玉娟感叹,“如今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庭院改造后满眼绿色,心里美滋滋的。”村民赵四也深有体会:“以前脏乱差,懒得收拾;现在院里种了桂花、月季,墙边葡萄藤爬上架子,绿莹莹的果实挂满枝头。”
博望镇近年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将庭院经济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蓝图。在支部引领、党员示范下,群众积极参与“微改造”,合理规划房前屋后空间,以花草果蔬点缀家园,昔日杂乱无章的院落蜕变为错落有致的风景。
走进沙山村,整齐的农家院墙边花木扶疏,果蔬生机勃勃,宛如产业大观园。村民赵二婶指着翻整一新的土地说:“过去院里荒地堆满杂物。如今村里鼓励发展庭院经济,这沙土地肥沃得很,明年就种上黄金梨和蔬菜,既能美化院子,还能增收!”村支书陈连平介绍,沙山村引导农民算清“土地账”,变荒宅为宝地——30%以上的农户在方寸庭院里做起文章,户均增收约3000元,最高年收入突破2万元。
皮庄村的“盆景式产业带”更具匠心。三年人居环境整治后,村里统一规划,清理场地、铺设管道、垒筑花池,昔日无人问津的角落被精心打造成家家门前的小果园、小菜园。“这些空地既影响村容,又浪费资源,”村支书刘荣军说,“如今统一规划建设,家家门前都成了聚宝盆。” 一户庭院即是一处风景,万家灯火便串起和美乡村。博望镇正致力于激活闲置院落,将“静资源”转化为“动资产”,让“荒废地”蝶变为“致富田”。“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农家小院都成为‘春来花满院,秋至果盈枝’的富美庭院,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镇相关负责人如是展望。当一方庭院承载起万千期许,美丽乡村的画卷便有了更温暖实在的底色。
通讯员 李善喜 李征
编辑:辛灵飒 初审:杨东梅 终审:王笑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