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国家节日与文化: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巴林
散布在西亚地理之线上的国家,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三大节日开斋节、宰牲节和圣纪节,自然成为这些国家的共同节日,节日的本质更多是宗教意义上的,但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中,也会在当地处境的影响下,形成不同的地域特色。除了这三大节日,富有波斯文化特色、起源于伊朗的诺鲁孜节,虽然影响范围不如伊斯兰教三大节日那么大,但由于其在大伊朗文化圈的影响力,也被列为共同的节日。
开斋节(Eid al-Fitr),又称肉孜节,是穆斯林庆祝斋月结束的节日,具体日期在伊斯兰历闪瓦鲁月的第一天。开斋节首先标志着斋月的结束:节日当天,穆斯林起床进行早祷后,就可以吃东西了,象征斋月结束。然后穿上节日衣服,出门团拜,亲朋之间拥抱问候,恢复联系。另一方面,开斋节也是信徒对安拉的感谢,感谢真主安拉使他们信仰更加坚定,而这个节日之所以更好,是因为“真主给完成朝觐的人和完成一个月斋戒的人无限量恩赐,同时对所有被造物降下了仁慈的恩惠。蒙昧时代的两个节日,人们祈求好天气、好运气。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有理智的人应当思考其中的奥秘。”第一次开斋节是先知穆罕默德和他的家人朋友亲自庆祝的,会礼是节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宰牲节(Eid al-Adha),又译为古尔邦节,具体日期在伊斯兰历每年的12月10日,麦加朝圣过后。据《古兰经》记载,真主安拉为了考验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祖先易卜拉欣(又译亚伯拉罕),呼召他把儿子伊希梅尔(又译以实玛利)杀死献祭,易卜拉欣完全服从,将儿子带到摩利亚山(今耶路撒冷圆顶清真寺),准备杀死儿子烧掉献祭,此时,安拉考验他的目的已达到,便差遣天使送来一只黑羊代替伊希梅尔。宰牲节这一天,穆斯林们要穿新衣,屠宰牛、羊、骆驼等牲口,纪念易卜拉欣通过艰难的考验,领会宰牲的真意。宰牲的肉要分成三份:留给自己,分送亲友,济贫施舍,一同欢乐。会礼也是节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圣纪节(Eid-Milad Nnabi)是纪念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先知穆罕默德诞辰的一个节日,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伊斯兰教的早期。1588年,奥斯曼人将之确定为法定节日。目前,大多数伊斯兰教派和穆斯林人口占多数的国家都过这个节日,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除外。不过,逊尼派和什叶派纪念这个节日的日期有所不同:逊尼派是伊斯兰历3月12日,什叶派是3月17日。节日期间,穆斯林准备食品庆祝,到清真寺礼拜,通过重温穆罕默德生前传教中所受的种种磨难,以致不忘至圣的教诲。
诺鲁孜(Nowruz)的含义是“新的一天”,最初是琐罗亚斯德教的节日,后成为深受琐罗亚斯德文化影响的伊朗人的传统节日,故又称“波斯春节”。随着波斯文化影响的扩大,传播至包括伊朗、阿富汗、阿塞拜疆、印度、伊拉克、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土耳其在内的大伊朗地区。每年的3月21日,通过宗教仪式、纪念典礼和文化活动等形式,人们欢度佳节,迎接新的开始。期间一个最重要的习俗是围绕着由特殊物品装饰起来的桌子,与心爱的人们一起享受一顿独特的美食。这些物品在波斯语中必须以字母“S”打头,并且不能超过七件。此外,还有音乐和舞蹈表演、涉及水火的公共仪式等内容。
辉煌的亚洲文明与丝绸文明共同体
展示多彩节日 · 汇聚多元文化
“人类的文明记忆·文化遗产”系列珍藏特刊Ⅳ
阿富汗位于中亚、西亚和南亚交汇处,自古就是重要的贸易点和游牧民族迁居点,历史上长期处于重要帝国边缘,1747年建立阿富汗王国,1919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89年苏联军队撤出后,陷入内战。2004年,新宪法确定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
阿舒拉节原意为“第十”,指伊斯兰历穆哈兰姆月的第十天,最初是穆斯林自愿性的斋戒日。680年,在伊拉克巴格达西南的卡尔巴拉战役中,什叶派领袖侯赛因·本·阿里及其支持者在与倭马亚王朝叶齐德一世大军的交战中,全军覆没。为纪念遭害的战士和妇女儿童,什叶派穆斯林在阿舒拉日身着深色的衣服上街游行表达哀悼和纪念,有些信徒会以击打自己的身体出血这种更为刻骨铭心的方式进行表达。
∧ 阿富汗,喀布尔,阿舒拉节最后一晚,穆斯林男子手举蜡烛记念侯赛因·本·阿里及其支持者。
∧ 阿富汗,赫拉特,星期五清真寺,由古尔王朝最强大的统治者贾亚苏丁穆罕默德·古里于1200年兴建,规模宏伟,结构精致,富丽堂皇,大门两侧有两座装饰华美的蓝色宣礼塔。
亚美尼亚地处外高加索南部,位于欧亚交界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现亚美尼亚境内建立了乌拉杜国;301年,亚美尼亚成为第一个把基督教定为国教的国家。
杏木双簧管是用杏木制成的乐器,由管身和簧片组成,宽簧片赋予其和缓、深沉而悲伤的音质特点,令人难忘。有学者考证,公元前12世纪亚美尼亚已有其存在的证据,公元1世纪已出现在皇室音乐中,诸多中世纪文献中记载了对这种乐器的描述。在亚美尼亚民间歌舞、婚礼、丧葬等社会活动中,都可以看到其身影。在很多亚美尼亚人心中,杏木双簧管是最能表现亚美尼亚社会历史特点的乐器。
∧ 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一个小女孩举着蜡烛在教堂参加圣诞节前夕的弥撒。
∧ 亚美尼亚杏木双簧管演奏大师Djivan Gasparyan。杏木双簧管用杏木制成,宽簧片赋予其和缓、深沉而悲伤的音质特点,在很多亚美尼亚人心中是最能表现自己国家历史的乐器。
∧ 618年建成的圣李普希姆教堂(Saint Hripsime),是亚美尼亚最古老的教堂遗迹之一,影响了后世许多教堂的建筑。
阿塞拜疆一词,据说源于阿拉伯语,意为“火之国”,阿塞拜疆部族形成于11至13世纪,首都巴库素有“石油城”美誉,是里海沿岸最大港口。
纳希切万是其自治共和国,位于外高加索南部,是阿塞拜疆的“飞地”。雅礼是什么呢,对阿塞拜疆人而言,雅礼既是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血脉,也是他们的灵魂。雅礼,又称库恰礼(Kochari)、腾泽礼(Tenzere),是纳希切万的传统团体舞蹈,仅在集体表演中出现,尤其是婚礼中,难以想象没有雅礼的婚礼会是怎样一种场景。舞蹈内容既可以是编排好的,也可以即兴发挥,圆形、链形和线形是舞者用来表达情意的主要方式,同时也会融入游戏、模仿鸟类或其他动物的哑剧,以及体育运动等元素。当雅礼的鼓乐响起,舞者的歌声和喜乐会传遍每一个角落。
∧ 阿塞拜疆的诺鲁孜节准备伊始,妇女们就会将“新一天的种子”放入盘子摆在家中,并一直浇水,如此一来,在诺鲁孜节当天,种子便已长出嫩绿的青苗。
∧ 阿塞拜疆苏联时期的马赛克艺术,描绘的是人们正在手拉手跳雅礼舞。
巴林地处海湾东南部,享有“海湾明珠”的美誉。公元前3000年即建有城市,在两河流域文献中曾被称为“迪尔蒙”,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人到此,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从1507年起,先后被葡萄牙、英国占领和统治,1971年宣布独立,2002年更改国名为巴林王国。
洒红节又称胡里节、侯丽节,本是印度教的节日,传说印度教神话中的国王金床修得金刚不坏之身后,心生骄傲,只准人们崇拜他,却遭到自己儿子的反对,结果不得人心最终惨死的故事。近年来世界各地不少地区模仿洒红节庆典的形式,在世界各地举行庆祝活动,如美国洛杉矶、澳大利亚悉尼、俄罗斯圣彼得堡、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越南河内和巴林萨基尔等。节日里人们尽情欢乐,互相投掷彩色粉末和有颜色的水,庆祝春天的到来。
∧ 洒红粉并非只有红色,而是斑斓的七彩色,是采集并晒干植物中提取的颜料后制成的。
∧ 巴林,萨基尔,人们无论认识与否,都互相抛洒红粉表示祝福,据说被抛到的红粉越多,就意味着得到的好运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