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珠海三大新产业新赛道加快发展
郭万达
珠海经济特区经过45年的建设,创造了自己的发展奇迹,形成了优势的产业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创新经验和创新政策。面向未来,珠海如何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我看来,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人工智能这三大产业是珠海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人形机器人是“终端型产业”,低空经济是“系统型产业”,人工智能+千行百业是“场景型产业”,珠海发展这三大产业都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珠海在这三大产业上都有一定的基础,企业也有行动,政府也已经有所布局。其次这三大产业的产业链较长,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可以促进珠海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推动珠海的高质量发展。此外这三大产业也是深圳和大湾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可以加强珠海和深圳的合作,形成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推动珠海与深圳的创新协同发展,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融合发展。
“十五五”时期,如何推动珠海三大产业的发展?围绕三大产业,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珠海要加强基础研究,攻坚“卡脖子”技术,并加大力度支持大学的基础研究,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国家实验室和创新中心,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
围绕三大产业,珠海可以探索建立审慎包容有弹性的监管制度。由于新技术、新产业是新生事物,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没有监管就会出现“劣币驱良币”,监管过严可能不利行业发展,因此审慎包容有弹性的监管就很重要,从国际上来看,通过建立“监管沙盒”机制可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办法。
同时要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和应用场景打造,为企业的创新提供市场和订单,降低企业的各种成本。政府要有“场景即订单,订单即市场”的意识,帮助企业扩大市场规模,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和不断提升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的各种成本,支持企业的创新。
此外,要加强与深圳及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协同创新。未来珠海可以探索三条路径:一是通过民间产业联盟的方式,推动珠海和深圳在三大产业上构建产学研和产业链共同体;二是通过政府合作方式,推动珠海三大产业在产业园区和应用场景方面的合作;三是通过立法机构协同立法的方式,利用特区立法权,推动珠海和深圳三大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
(作者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