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老品做大、新品做精,康师傅依然强劲

2025年的夏天,方便面行业格外热闹。

今年Q1以来,方便速食各重点类目中,方便面类目体量最大、上新活跃度也最高。Q1新品数量激增至高峰, Q2虽有所回落,仍处于高位。很显然,各大品牌在推新上保持着很高的热情和执着。

你或许一定很奇怪为什么?再来看一组数据:

公开统计显示,2024年中国人一年吃掉438亿包方便面,同比2023年422亿包,年涨幅超16亿包;相较日韩的人均泡面指数,中国泡面的消费空间仍然很大。在品牌频繁推新背后,不仅是看到了市场空间,更重要的是消费需求。

震惊同行的上新频率

俗话说得好,春江水暖鸭先知,热闹的方便面市场,自然少不了头部企业的身影。

据本尚书的不完全统计,上半年以来,康师傅至少上新了10+款产品,从3元价格带到20+元价格带的产品均有涉及,所以对于传言头部企业正在全面高端化,抛弃消费者的言论实在难以站得住脚。

而且从康师傅的上新频率中可以看出,品牌对于消费场景的洞察是极为精准的。

在低油低盐的健康赛道,康师傅方便面用了八年时间解决非油炸的面饼的口感问题,力求用技术平衡口感,最终在“0油炸”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突破性地探索出“单篓预煮-冷水激活-强风干燥”工艺,推出兼顾健康与口感的“鲜Q面”。除此之外,在康师傅33周年之际,线上推出了同样采用单篓水煮工艺的“特别特”产品,以非油炸面饼为基础,搭配多样的年轻化口味引发关注,该产品更获得沙利文认证的“中国单篓水煮工艺鲜泡面开创者”的称号。

在户外场景中,康师傅mini桶精准迎合周末经济和户外出行场景,销量取得了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继续加码推出可爱萌趣的小饱杯,迎合女性尝鲜特征,打造小杯小饱,解馋刚好的细分需求。

夏日的夜经济也极为火爆,康师傅方便面焕新升级的韩式火鸡面通过国人食辣趋势切入,通过7种辣椒精研的巅峰口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喜爱。

与此同时,康师傅方便面还积极面向会员商店渠道推出了多款限定产品。如,山姆会员店速食新品“潮卤牛三宝牛肉面”、Costco开市客“红烧牛肉premium杯”、“黑松露厚切叉烧豚骨拉面”,均收获了积极的市场反馈。其中“红烧牛肉premium 杯”对标合味道,研发“免撒调料包”,实现一开即泡、三分钟即食的用餐体验,与同类型产品拉开差距。

从社交平台上对于新品的好评以及稳定的市场占有来看,康师傅的创新是基于消费者生活场景的观察,而不是通过制造社交话题和猎奇口味捕捞流量,前者明显更具备长久发展的可能性。产品创新一味地陷入猎奇口味也非良策,推出诸如“辣条泡面”,从口味上就劝退了追逐好吃的年轻人。

利润构建长期经营底气

如今各个品牌都喜欢用“长期主义”这个词来表现自己在经济周期变化中临危不乱,而真正的长期主义,是通过长期发展的规模优势建立起其利润增长轨道,构建起企业安全护城河。

客观而言,中国方便面市场已经进入微创新阶段,市场体量或将触碰到天花板。从第三方数据上来看,目前牛肉作为经典口味仍占据了约60%的市场,而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康师傅红烧牛肉方便面。

据凯度消费者指数显示,康师傅坚持做深红牛口味,通过"基础款+场景款+溢价款"的三级产品矩阵,成功实现单口味领跑行业。在消费场景上,从经典桶袋拓展至mini规格,一倍半以及户外露营等12个细分场景;在技术维度上,采用航天级RP锁鲜技术精准锁住肉汁、还原现炖口感,使"御品盛宴"红牛口味以较高的利润表现占据了高端市场的一席之地,印证了经典口味在系统化开发之上,依然能跑出亮眼的增长曲线。

除此之外,康师傅方便面极致的运营效率也为企业打磨出硬核的利润模型。

从产业链条上看,康师傅方便面先于行业开启了数字化变革,并渗透到产业链上下游之中。产业下游,公司让数据参与管理决策,从而能够更敏锐地结合市场变化调节产能,提升各个部门间及上下游协作效率;在上游,康师傅方便面还在填补产业链条的短板。它在河北康保县康巴诺尔地区、陕西神木、新疆喀什等地,建立了多个“环境友好蔬菜基地”。这些基地采用“企业 + 基地 + 农户”的模式,提升了上游采购的效率,实现上下游降本增效。

更为重要的是,康师傅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规模效应,它的生产线上制作出一碗方便面,边际成本都在递减,这种规模化对于成本效率的提升,是其他品牌可望而不可及的竞争优势。

今年上半年,这家公司的毛利率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至27.8%;净利润在去年的高基数之上增长11.9%至9.51亿。两项主要盈利指标均远高于同行水平,成为其长期主义发展的底气。

文化底蕴撬动情感共鸣

从数字指标上看,企业利润决定了商业探索的深度,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对品牌的好感度,则决定了公司未来发展的基石。在当前消费背景下,产品文化与场景创新无疑成为了消费者决策的新基石。要想吸引年轻人必须先回答两个问题:1、消费者为何选择你?2、对品牌的喜爱,如何转化为购买?

对此,康师傅方便面正悄然在这两方面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它不仅在深入挖掘口味的文化内涵,还坚持弘扬中华饮食文化,通过文化与消费者建立起情感共鸣。

三十三年,康师傅方便面坚守"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的初心,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与现代创新巧妙融合,全面调研不同地域美食特色,萃取传统饮食精髓,如西南地区的麻辣牛肉面、西北地区的油泼辣子酸汤面、东北地区的小鸡炖蘑菇面等,每一种口味都是地域文化的缩影。

去年7月开业的杭州"味来馆"是国内首家方便面文化科普体验馆,设有"面食文化图鉴"展示36款中国特色面条,通过"美味长河"介绍方便面发展历程,用沉浸式体验传播中华面食文化,馆内800多款方便面组成的环形墙,集中体现了康师傅对中华美食的持续钻研。

这种近乎是公益性质的行为背后,其实暗藏着康师傅更深层的对于行业的提振,康师傅更愿意通过文化做大整体市场,而不是依赖低价内卷竞争。

凯度研究报告,品牌若想避免无休止的价格内卷,需要结合本土文化和健康需求,打造品牌差异化,拓宽产品应用边界,提升消费者价值感知。康师傅凭借多年在文化上的深耕,连续12年位列Kantar凯度消费者指数「中国消费者十大首选品牌榜单」前三。不仅如此,康师傅在2024年还荣获福布斯中国颁布的 “年度最佳雇主”、“年度最受员工欢迎雇主”和“年度最佳ESG实践雇主”三大奖项。

从一碗牛肉面开始,康师傅用三十三年时间,让中华美食走进了千家万户。康师傅一直在用新方法让传统味道活跃在当代——就像把妈妈炖的牛肉汤,变成随时能泡开的一碗温暖面。他用实践证明,好的创新,不是丢掉过去,而是让经典永远年轻。